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雪域蓮音

生命旅途中,人們难免会自問:來到世間走这么一遭,究竟為了什么?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

 
 
 

日志

 
 

一条只有母亲走过的路  

2014-03-01 09:30:49|  分类: 海潮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条只有母亲走过的路

一条只有母亲走过的路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有个小男孩,家里很穷。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小男孩七岁那年,不知为什么,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母亲带着他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确诊。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病,没有人可以说得出病名。

  像所有求医的父母一样,只要打听到一丝希望,母亲就不惜一切去偿试,就这样试了很多药,都没作用,小孩的病逐渐恶化,原来瘦弱的身体一点一点越来越干瘦。到后来小孩已经无法站起来了。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一天,母亲打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个老中医他的药可以治好小孩的病,小孩服过一点点后,果然有些好转。只是老中医的药很贵,母亲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变卖的东西,只有母亲每天靠上山砍柴,这种最原始的手段维持一家的生计。

  一般人的中药都是熬了三遍就弃渣,可是母亲往往要熬七,八遍,淡到实在没有药味了才舍得倒掉,男孩发现母亲每次都把药渣倒在马路上,被路过的行人踩得稀烂,他问母亲为什么,母亲告诉他,路人踩了你的药渣,就把你的病气带走了,这样你就好得快些。

  男孩说,这怎么可以呢?我宁愿自己一个人病,也不想别人得这个病。

  果然以后母亲不再把药渣倒在马路上了。

  日子就在母亲无数的砍柴与期待中一天天过去。有一天,男孩发现自己能够站起来了,他跌跌撞撞地冲向后门,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还在深山砍柴的母亲。

  推开门,是一条通向山里的小路,水晶一样的月光静静垂下来,路面铺满一层稠厚稀烂的东西,是药渣,那条路少有人走,只有母亲每天砍柴时一个人经过……

一条只有母亲走过的路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民国时期能海上师在《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讲到知母念恩的重要性:


    知母:决定尽法界之有情,无一非三世之父母。

颂云:

恒发意观想,日夜各三次,信六道九有,恒河沙众生,

尽法界有情,皆过现父母,以长劫轮回,当知如演剧,

又现生活我,衣食等增上,毒蛇诸恶人,于我不相违,

为作解脱因,贤圣知识等,一切恶有情,及诸仇怨类,

悲田六道众,能长菩提因,成佛之父母,亦一切有情。

六道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九有,谓欲界一、有色界四有、无色界四有,共为九有,即分三界为九有也。谓此恒河沙众生,皆是过现之父母,故知母一科,即是发初地菩提心。

 观一切众生皆是父母,即无一个不是父母者,故以演剧喻之,在此长劫中演剧,彼此互替以成眷属,一切自皆有骨肉关系,故云皆是父母也。

现在活句,喻社会中人,皆于我有恩,即父母恩也。毒蛇诸恶人,皆能祸我者,不祸我,则恩同父母。贤圣谓诸佛菩萨,恶有情及仇怨皆违缘,有违缘则易起悲观,得解脱,故佛云:“提婆达多,为我成佛之因。”

悲田六道众者,对三宝为敬田,对父母为恩田,对六道为悲田,六道即田,悲即种子,菩提种子,须有悲田,始能下种也。普贤行愿品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心而成正等正觉。”故众生为成佛之父母也。

知母一科,看一切众生皆父母,则烦恼易断,是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发知母心,不惟易断烦恼,且可断习气。

修知母科,其成功有经长时的,有经短时的,须视发菩提心浅深广狭程度如何。

修知母科,日夜各三次,然亦可自定次数及时间,若遇忙时,每日每时最少修行一刻钟或十分钟亦可,不可再少。所宜注意者,在定中修不可散乱;在名句文上修,又须修五根、五力,现在世方能起作用,且种子即有,来世遇缘,作用发起亦易。若不向根力上修,仅在文字上讨论,则悲矣。西藏修菩提心,往往有修至十余年者,功夫既深,故一灌顶,即时得至悉地,且根力既坚固,则成不退菩萨。

念恩:应观无尽悲流。

颂云:

父母生养教,悲流恒无尽,随子生忧喜,慈爱过己身,

观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齐,纵使两肩负,何能报万一。

过去父母意想不到,故观现世父母,易起报恩之心,现世父母恩流无尽,推之过去父母,其恩亦同等也。

纵使两肩负,何能报万一者;言父母恩深,报不尽也。两肩负云云。见《本事经》经曰:“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而不暂舍,供给依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足报父母深恩。”

丙三、报恩:不知报恩,实世间之大无惭愧者。

颂云:

母流转三有,正法多不闻,况在地狱中,或堕鬼畜生,

盼子作救拔,子自安不闻,虽人头而畜,不如鸦羊等,

由不闻正法,不遇善知识,今在佛前誓,愿尽度慈亲。

前念恩一科,以父母恩说不尽,故略言大概,各人自己想父母养育之深恩,则报恩之心,愈不容已。

修报恩一科,宜深责备自己,生大惭愧心也。惭愧心一起,其力甚大,如田中有肥料,故修行时,惟报恩一科最易起惭愧心。

父母流转三有,必思速速极力救济,未堕者预为防避,已堕者急为拯拔。是以欲报父母恩,须即身成佛,愈快愈好,不可等到三阿僧祇劫。密乘令修行者即身成佛,无他,正是急于救父母,以报深恩之意也。

《大般若经》云:“唯佛知恩,唯佛报恩”,盖佛法建立在孝上,佛法根本即是孝,换言之即报恩主义也。

丙四、悲心:决定代受彼苦。

颂云:

呜呼师尊三宝大慈悲,父母有情罪障恶业等,

不闻正法八难并三涂,险厄愁忧无量一切苦,

充满有情界及器世间,诸恶果报齐降密如雨,

惟愿现今我身皆代受,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

父母有情罪障恶业等句,指因中苦言;不闻正法八难并三涂句,指果上苦言;充满有情界,指心苦言;器世间,指身苦言。惟愿现今我身皆代爱,此愿字即普贤大愿,前言菩提心圆满,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即佛的内行,亦即是愿,故愿代受苦,为十大愿王之一也。

普贤菩萨代表佛行,学佛者当以普贤菩萨自任。普贤菩萨是佛长子,能负一切责任,宜作一切菩萨皆帮我忙想,终须自己负责任,故父母有情一切苦,皆愿一身代受也。

悲心一成就,自能负责任,悲心能对治一切违缘,且是对治违缘的总法,是以悲心一起,能除一切障碍,能生一切功德。

悲心即四无量中悲心。

若怕代受苦,则我执愈甚,不知果能救济他人,而代为受苦,则自己之苦自忘,以我执断故也,是以救济他人之苦,正是消除自己之苦。

修行甚难,老修行皆从耐字做起,此就见道前说,若至见道位,则容易矣。人每以苦时甚长,往往不能耐,不知所谓苦,其剧烈时只此顷刻,此一点耐过去,以后便容易。

丙五、慈心:决定施以己之利乐。

颂云:

凡我三时善根诸利乐,愿悉无余施供众有情,

有情恼我骂咒打杀等,观若生身父母悉顺承。

善根谓三学、三慧、六度、四摄等。利乐谓出世之利乐。无余施供即一切布施,不留其余,如此则慈悲心圆满,我执自断。

有情恼我二句,如此观察即能断一切烦恼,修悲心慈心,智慧自生,如此方是真正智慧。若无慈悲心补助,则成邪智慧,以所有智慧全用在自身上,我执太重故也。

丙六、增上心:决定成佛心,作报恩之究竟。

颂云:

父母究竟离苦得安乐,要当成佛一切乃堪能,

万德庄严释迦妙法王,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

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

大悲恩流诸祖诸师等,自他成佛唯愿垂加被。

密乘不待成佛,即能救济父母。我们凡夫虽无能力,但求三宝加被,我们仗此不思议加被之力,自能救父母。故修皈依观即刻能救济父母,消灭一切苦,但须常发大菩提心方可。念佛亦能即刻救济父母,以佛力加被故也,是以欲救父母苦,仗三宝加被力,即刻便能消除。尤须自己成佛,并一切功德回向父母,使父母早成佛,方能究竟离苦得安乐。

万德庄严释迦妙法王等句,是求佛菩萨加被,欲救父母即刻除苦者,宜如此念诵,如此修行,入观时若专心念,加被力便不可思议。

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句,是表悲德;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句,是表智德;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是表断德。

乙三、结语。

颂云:

所缘尽有情,次第总别修,行相须明了,决定心不动,

智慧德速圆,伏灭诸我见,成佛之始基,亦顿超十地。

所缘尽有情句,即一个有情不舍。次第总别修句,总修即每日数次修(终身修),别修即先修知母科,以后依次再修各科。行相须明了句,行相在大乘上说,即是见分,与所缘二字指相分者对言。决定心不动句,不动即无想定,此处所说不动,却非无想定。但如理作意而动,动即不动,此即是观。心缘一境是定,缘多境是观,此大略说也。实则缘一境亦是观,非不观但是死定也。智慧德速圆,伏灭诸我见,成佛之始基,亦顿超十地。总言成就之速,显教从因上修,密教从果上修。即身成佛,就是想自己是佛,如此则烦恼自不起。修净土者,想自己即阿弥陀佛,往生成功更快,亦此义也。

所宜特别注意者,想自己作本尊,必须持戒,否则有危险,四川有人如此,曾被鬼打,即明证也。

  

一条只有母亲走过的路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来源网路

  评论这张
 
阅读(529)|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