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雪域蓮音

生命旅途中,人們难免会自問:來到世間走这么一遭,究竟為了什么?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

 
 
 

日志

 
 

莫以空性文字掩盖实修  

2016-04-18 12:53:06|  分类: 海潮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莫以空性文字掩盖实修莫以空性文字掩盖实修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下文整理摘录自普巴扎西仁波切《圣者言教》,适合实修者借鉴:

修行中不以文字掩盖实修

在求学成熟口诀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高原地方长期驻留的弟子们已经越来越好。由于长时间精进修法的缘故,往昔以文字掩盖实修的现象,现前越来越少了,弟子们的见解、修行越来越有密宗的味道了。

如果拿文字掩盖自己的实修,即便说得多好,也就是那么回事。往昔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两个小伙子来见我。其中一个小伙子不停地念诵《金刚经》里面的教证,又对里面的一些文字做解释,总之说了很多。我问他:“你今天到我面前来,是为了给我念《金刚经》还是来问问题的?要是念《金刚经》的话,谢谢,我也会念《金刚经》。若是来问问题,请你把《金刚经》先搁置一旁,把你的问题告诉我。你不需要问《金刚经》对不对,因为《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作为佛陀的后一代弟子,我们都是遵照释迦牟尼佛教言而作修行的,《金刚经》就是我们的教言,我也按照这个在修,用不着你来问对错。你要问的是自己的问题。”

如今这个时代,藏汉两地文化交流深入广泛,很多藏传佛教的论著、经典被译为汉文,我相信在座弟子手中的资料一点都不缺。平常只要多看几本书,我想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教证理证。如果拿着这个去欺骗导师,你可能永远讲不出内心的境界。要记住,文字只是诠释,我们往昔学过的理论可以作为参考,当自己见解逐渐增长的时候,与文字做一些比较,看与它是否契合。但文字不是真正的境界,它只是让我们知道大体的方向,所以在实修过程中,仅凭文字是远远不够的。诚如堪布昂琼在教言中说:“即便通达多少理论,实修时仍然需要借助上师的窍诀。”

在我面前汇报见解的弟子,一开口我就知道他是在背诵还是真的有修行。这并非赞叹我的智慧有多么高尚,而是告诫弟子们,汇报见解的时候,要真正观待自己的修行,若仅仅把闻思的内容在我面前背诵一遍,有什么意义呢?当然,为了使自己的实修不背离正道,平常是需要背诵一些颂词,但在实修的时候,用这些背诵的词句掩盖自己的实修,说自己的境界就是这样的,我想这完全不可能。但现前越来越好,越来越能闻到修行的味道。这充分说明我们平常的修行还很不错。

为何不断强调不要以文字掩盖实修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运用止观交修调伏妄念,但由于无始以来的懒惰习气,会觉得长时间调伏太累,而在妄念生起时自然安住,妄念自地消失的感觉很不错,是否可以这样修行?要记住,这只是妄念的一种规律,平时我们不做修行,不就是在顺着妄念的规律而行走吗?若是长时间这样去修的话,相信你的见解不会增长。

虽然现前你觉得这种修法很殊胜,自己也感觉很满足,因为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安住在自认为平静的状态之中,但这种修法一直串习下去,你就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的见解一直停留在原地而没有一点增长。这就是你的修法没有配同殊胜方便的缘故所致。

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说,在甘孜一带有两位非常清净的弟子。这两位弟子小时候就离开家乡到幽静山林中依止导师而闭关修学。有一次他们两个到堪布昂琼的弟子,昌根阿瑞的道友,堪布门色的身边去求窍诀法,堪布门色给他们做了印证。其中一个弟子的记忆力非常好,导师做印证时所说的教言一句不差地都铭记在心。从那天开始,他就遵照导师的教言,时时提着“明空不二”的见解去修。一开始,自我感觉非常好,因为他不仅得到了堪布门色的印证,也把堪布门色用文字诠释的一切法都铭记心中,所以也自认为非常符合书本上的讲解。但后期发现,他似乎一直停顿在初次修法时的见解中。虽然一开始,他对自己的见解很满意,但是一两年的时间都没有进步,内心也开始疑惑。因为从词句诠释来说,另外一位修行人虽不能像他一样,把堪布门色当时印证的教言一句一字背诵下来,但见解却一直在增上。为什么同样用功修学,自己却没有什么觉受?在他请教上师时,上师说,这就是伺察意之见解。也就是说,用文字掩盖自己的实修,虽然临时感觉非常奇妙,但长时间就会知道它不足的地方。

在座的弟子们在平常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观察修的时候要如理如法,还要配同着窍诀法的要点,不要用文字去掩盖一切。堪布昂琼曰:“无论通达多少教理,修行过程中还要借助上师的教言。”原因就在此。

不要用空性的语言遮盖自己的见解

无相定安住的时间长短,要根据个人的见地来树立。但当我们具有一点点无相定见解时,就可以从此摆脱有相定吗?当然不能,除非我们的无相定见解已经达到昼夜一如,时时都在无相定之中。但由于我们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恐怕现前还做不到,一旦从无相定中出来,妄念又会开始炽盛。因此,当烦恼炽盛时想要入定,就必须先以有相定为台阶而逐步趋入无相定。如同我们上楼必须将第一层台阶作为辅助一般,想要一下跨几个台阶是不可能的,必须一步步上去,所以此时还要借助有相定的力量。这就叫善巧运用。若不懂得这些道理,你的修法还是在走一个过程。

如今在修无相定的弟子,想要一开始就安住在无相定中恐怕做不到,即便你认为自己已经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但此时平静状态就是你所缘的对境。要记住,《般若心经》所讲解的明空不二,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我们一瞬间难以做到的。虽然从理论上知道心的本性具有空分和明分两个特点,但在修的过程中能所仍旧对立,空就是空,明就是明,你只是用概念将二者融为一体,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明空不二这个境界。我们说不能用文字掩盖实修的真正原因也在于此上。

虽然这样的见解还不是很高,但我相信,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已经非常高了。在座很多弟子都在修上师瑜伽以及窍诀法,有些会认为第一时间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是最高的见解,但细致观察一下,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时,虽然临时没有像第七识那么粗大的能所对立,但仍旧具有能所对立,因为这样的感觉还存在——你就是你,明分就是明分,空分就是空分。此时不能用词句来掩盖见解,还应依有相定、无相定修行为妙。因为文字是用来概括修行境界的,这样是“明”,这样是“空”,但实际见解中的“明”、“空”绝不是一种依文字对号入座、自以为是的感觉,而是真实的修行境界,所以禅宗说“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密宗称之为超越言语之见解。

我们讲解觅心法时说过,觅心法就是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分为觅境法、觅心法、所观的心(所观的空性)和能观(知道空性)之念两者能否分开以及缘起性空之见解等四个阶段。这是由于你悟性不高的原因,所以我们不得不分四个阶段,甚至对有些修行者,可能还要分为五、六、七、八个阶段。但有些只需要一步,修觅心法时就已经包括了这四个要点。

先举个例子。在修觅心法的过程当中,第一步观所观的心有没有来住去。我相信,无论是细致观想还是来自于经典的说法,你都已经知道心没有来住去,但你内心的感受有多强烈,只有自己知道。然后观能观的心有没有。我想即便一个没有修行的人,也会说心是无形无相的,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看见过心。

以前上师让一个弟子回去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颜色、形状、大小。这句话上师重复说了几遍,这位金刚道友自以为很聪明,认为上师反复强调几次,就说明心可能有形状、颜色和大小。但回去观修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到向上师汇报时只能乱答一通。上师问他是否找到了心,他想,心可能是找得到的,就说找到了。上师问心是什么颜色的?他想了想说,可能是黑色的。上师问他是否看见了,他就不敢回答了。然后上师就开始给他分析。下课的时候他跟我说,今天真的丢脸了。所以我相信,除他之外,世上没有一个人说看见过心,并且还是黑色的。

因此,无论你是自己细致分析还是看《金刚经》、《楞严经》或中观教言而得出来的结论,都要问问自己,虽然知道心没有来住去,也没有形状、颜色和大小,但你对心的认识是什么?可能你们都会拿空性来掩盖一切,说一切都是空性,而没有一个人会细致分析,怎么个空法?也许你会说是犹如虚空般的空性,但这是不成立的。如果成立的话,我们只能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心了。据说上师以前在新龙有一个导师叫喇嘛宁扎。他的一位弟子在回答觅心法时说:“这两天修行没找到心,因此心是空性的。”喇嘛宁扎说:“是不是你的心死了?在你说话的过程中,你一直都在起心动念,但又说没有心,我们只能说心死了。”但心无形无相,又怎么死得了呢?所以我们还要继续了解“空”是怎样的一个空法,这时候就要继续往下观想。

我相信只要好好修行的人最终会得出一个结论——说心没有形状、颜色和大小并非是一种单空,但到底是有还是没有?这样如理如法地修学就会进入到一种超越言语之见解。这时的禅定就叫做缘起性空——说是空性,又能明了一切;说是明了,但它的本体就是空性,此时不需要依靠意识造作,认为心没有形状、颜色和大小,所以是空性。这时内心的执著已经完全消尽,这种境界就叫做缘起性空。

莫将戏论作实修

在我们平常修法过程中,善巧运用非常重要。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也就是说,即便在修行过程中没有昏沉掉举而能把心安住在止息一切妄念的无分别状态当中,也仅仅是寂止而已,并非出世间之胜观见解。即便是修学寂止,由于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难免还是会产生昏沉和掉举,此时必须懂得善巧运用。

有些往昔已经求过一遍成熟口诀法的弟子有这样的疑问,是否能再求一遍成熟口诀法。我告诉他们,不需要再求第二遍,现前要做的是把以前的数量聚集到几个要点中。我们求取成熟口诀法并不是为了走个过程,而是要把所求的一切窍诀集中到几个要点中,当然,最终能聚集在一个要义上,就是成就。由于现前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还没有圆满赤裸见解,还会起现昏沉和掉举,这时就要把很多数量的窍诀法集中到几个点当中。否则每天上座后走一个过程——先修寂止;然后决断心之根本,安住一下;寻觅心之过患,再安住一下;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又安住等等。我想,这样的修法一天两天可能熬得过去,但由于太戏论的原因,时间一长,你就修不下去了。当然,初次修法是需要稍微有些戏论,但不能过分地戏论。

这两天我也告诫弟子们,我们要把意识转为道用,把所有的窍诀法都集中到一个法当中,就是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也就是窍诀法中的觅心法,上师瑜伽导修中的粗直视调伏妄念。很多人认为自己平常一直都在修觅心法,在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但由于阅读过《金刚经》、《楞严经》或者其他经文的缘故,早已知道心没有来住去,没有形状、颜色和大小,所以就习惯性地用空性来掩盖一切。虽然我们说过,用观察修得到的结果可以断绝实执性的概念,但要记住的是,这种仅仅走个形式的修法,远远无法对治烦恼。所以希望在座的弟子,平常还是要一步步修学为妙。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昌根阿瑞仁波切曾经说,要将觅心法的力量纳入心相续之中。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修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为空、显现为虚幻的时候,无论现实起现何种相,都能知道一切皆为虚幻、空性,烦恼就不会如往昔一般炽盛。由于长时间观察修行的缘故,这个善妙的习气时时都具有,因此,无论晚上做梦时出现什么梦境,都知道一切皆为虚幻,这就是观察修的力量。若安住修时能达到缘起性空之见解,即大中观之见地,如龙树菩萨曰:“我的见解没有丝毫之承许,因此我的见解最清净。”依靠这样的见解对治一切烦恼,当然是没得说的。所以平常修行过程中,应该要实实在在修行为妙。

现前很多弟子都在修成熟口诀法,若我们仅在共同方面讲解观察修,有些可能会觉得安住修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所以还是会有些迷茫。现前我们同时传讲观察修和安住修,相信对大家平常的修行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不仅是我们讲法前要如是宣讲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的传法风格。亚青寺的全名叫亚青邬金禅修圣处,是以修行为主的圣地,所以即便平常会从理论上讲解,但最终还是会将其纳入到修行当中。




莫以空性文字掩盖实修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来源网路
  评论这张
 
阅读(250)|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