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雪域蓮音

生命旅途中,人們难免会自問:來到世間走这么一遭,究竟為了什么?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

 
 
 

日志

 
 

回家过年  

2017-01-15 09:35:17|  分类: 传家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回家过年 文/艾浩源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过年,自小开始都是我心中非常向往的一件事。而今久居杭州,看似他乡是故乡,但腊月回家过年,依然是我一年中最为期盼的幸福之旅。

杭州备年

妻子是杭州人,每年都要跟我回老家过年,为此她要提前很久跟儿子女儿做思想工作,宣传老家的各种好,我也总拿他们少见的小牛犊、舞龙灯、公鸡打鸣、母鸡生蛋等去吸引他们,但一提到老家没有网络,一切的努力又归于零,只好隔段时间换个方式重新吸引。好在去年隔壁邻居安装了无线网,我们可以蹭一蹭,满足手机游戏的前提下,今年回老家过年的思想工作好做多了。

每年都要提前个把月,妻子开始筹备年货,我对她提的要求也很简单:杭州特产、老家没有的、少见的即可。这对她来说却煞费苦心,现代社会物流发达,早已互通有无,每选定一样年货都与我再三商量后决定。既要送出去实惠、好看,又要符合家乡人的口味,所以临安山核桃、杭州叫花鸡、嘉兴肉粽每年都成了热门选项,剩下其他的年货,只要我记忆中老家没有的就采购一堆。回家过年的汽车后备箱总是装填的严严实实,我也如期卸下工作的是非与烦劳,装作宠辱皆忘,迎着晨曦载歌而行。


父亲、母亲

到了春节前夕,我会很自然的与家里电话比平常多打一些,母亲会告诉我湾里谁谁谁回来过年了,我听了会很激动,母亲也总是埋怨我们回家太迟。随着过年日期临近,回家路线一定会认真的策划,年货理了又理,归期算了又算。

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十四年前的一次过年回家的情形,至今令我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带妻子(当时是女友)回老家过年,飞机到天河机场时已经下午四点多,转车到客运站,再转车到县城时已经快晚上八点,错过了最后一班到乡下的公交车。无奈之下,我们租了一辆三轮麻木,腊月底乡村的夜晚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在麻木车巨大的噪音中我竟然错过了到湾里的岔路,直接向前多开了好几公里路,感觉不对后沿途打听,小心翼翼地折返。月黑风高夜,总算找到湾里的岔路口,发现前方有一人影,走近一看竟然是父亲,这么寒冷的夜里独自一人在等我们回家,听母亲说他在马路边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了。后来我提及此事,妻子说:“回家的路都会走错,我还真担心你是人贩子呢。不过,你爸对你真是好!”

记得2008年我第一次开新车回家,七百公里的路程,中午饭都没吃,一口气就开回了家,父亲在家门口点燃了一挂鞭炮,不知是迎接新车还是迎接我们,乐的久久合不拢嘴。母亲也赶紧为我泡了一杯茶,不知何时起,感觉母亲对我有些小心翼翼,这种感觉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还是习惯于记忆中母亲对我强势的训斥和唠叨。父亲今年七十有七,耳朵非常聋,见到我和孩子们总是满脸的笑意,只要我们直视他,他就会把耳朵凑过来,生怕错过了我们的任何一句话。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这两年搞得我和哥哥姐姐们提心吊胆。不知哪位算命先生的恶搞,说父亲只有七十五岁的阳寿,害得他这两年总是帮我们建房子、做围墙。父亲是担心我兄弟俩都不在家,防止他大去之后,我家好风水的屋基被人侵占。我理解他的苦心,每念及此,心酸不已。好在这位恶搞的算命先生算的并不准确,去年父亲身体略有小疾,今年身体更加康健。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还的感谢这位误算的先生,让我们兄妹四人这两年对父母的关心比往年多多了。


伙伴、春联、鞭炮

回家过年也是我与同湾发小们难得的相聚时刻。幼时上学同路、读书同班、放牛同伴、偷瓜同罚,长大却各奔东西,难得相见。一年一度的春节让大家欢聚在一起,聊儿时记忆、聊天文地理、聊世间百态、聊事业发展……无所不聊,聊必尽兴。上午晒着太阳聊,下午对着夕阳聊,晚饭后门口路灯光下接着聊,任他唾沫横飞,管他天昏地暗,年轻的笑声传遍湾子,直到“爷娘唤女声”才依依惜别。妻子私下表示不解“你们怎么有这么多话好说呢!”

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杭州风景美如画,但是杭州过年,那不叫过年,仅仅是一个假期。旅游、购物、饭局、麻将,偶尔有政府组织的灯会,家家户户连红春联都没有,更不说烟花爆竹了,对比之下,回老家过年是必然的选择。老家的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大门贴、后门贴、车库贴,连猪栏都给贴上,满满的祝福,满满的喜庆。但是,某家当年如有亲人老去,他家的春联不是红色的,贴绿色的,字字满怀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恩。贴春联一般是除夕那天的傍晚,有说法如果这户人家春联贴上了,债主就不能上门讨债了,否则犯忌,所以年底讨债要趁早。

鞭炮是老家过年必备的年货,除夕晚上封门要放,初一早上开门要放,迎客拜年要放,邻居串门要放,甚至有的老年人上厕所都要放一串。鞭炮也是儿时的最爱,人家迎接龙灯一串鞭炮还没燃放完,我和伙伴们就争抢着给踩灭了,小心地拆分开来,一个个鞭炮极为珍惜、极为享受的燃放。我们用鞭炮炸瓶子、炸水坑、炸泥巴。最恐怖的是炸牛粪,中间要是熄了火,再次燃放躲闪不及,衣服和头上都是粪末,免不了受到母亲的训斥。

“时光已逝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味”,儿时的过年,是那样的无忧无虑,令人神往。行文至此,耳畔隐约传来了家乡过年时的童谣“二十四,嗦鱼刺;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称年肉……”


最忆是龙灯

过年忆,最忆是龙灯。

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老家的龙,远近闻名,每逢春节,都要去十里八乡的家家户户恭贺新年,人家往往也回赠几包香烟。老家的龙,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庇护着老家的儿女走南闯北,四季平安。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腊月底从陈篾匠家(专做龙灯)接龙灯回家的兴高采烈是过年的开始,正月十六龙井旁化龙的依依不舍才是过年的结束,而初一到十五的玩龙灯总伴随着无尽的欢乐。每当那熟悉的锣鼓声响起,队长浑厚的嗓音喊起,驮龙灯的伙伴们蜂拥而至,各自占领属于自己的那一节,迫不及待的高高举起。龙头和龙尾被强壮的哥哥们占据,龙灯节是个头稍大的伙伴专属,花灯那是姑娘的专利,而我驮的最多的是排灯,不远不近的跟着队伍,轻松又自由,只是分香烟时会少一点,感到有点委屈。正是那懵懵懂懂的委屈,被时空的隔阻之下酿成了陈年的美酒,稍品即醉。

今年中半年听母亲说,玩龙灯锣鼓班子打鼓的老人走了,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他那矮小精瘦的身影,也不免为这套锣鼓班子的未来担忧起来,我龙湾这动人的锣鼓旋律,千万不要失传呀!


陪 伴

我深深的知道,身为七尺男儿,本该“仗剑天涯,醉卧沙场,豪情万丈”,不该有如此多的乡愁。可每每伏案提笔,思潮泉涌,家乡的山与水、人与事,不断的浮上心头,写下来的是深深的眷恋,写不下来将是永远的遗憾。

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如今父母的年事已高,岁月却如同脱缰野马,一路狂奔,我感到有些惶恐不安,倘若某一天我过年回家,看不见父亲的守候,听不见母亲的叮咛,我该如何面对这空空的老家,难道真的可以他乡作故乡?

我突然决定今年应该提前回家过年,我亏欠父母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永远都无以回报。或许我能做到的,仅仅是去实现他们等待了一年的愿望:儿孙绕膝的喧闹、围着火盆的陪伴、年夜饭的团团圆圆。




回家过年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文章来源网路
  评论这张
 
阅读(230)| 评论(1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