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雪域蓮音

生命旅途中,人們难免会自問:來到世間走这么一遭,究竟為了什么?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

 
 
 

日志

 
 

【佛学与科学】食物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  

2017-01-17 10:25:58|  分类: 传家宝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佛学与科学】食物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文/陈国镇教授
【佛学与科学】食物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从小起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吃了才能消化,而且不伤肠胃。这样的说法满有道理,可是又有点语焉不详。

细嚼真的只是为了将食物嚼烂而已吗?为什么现在的营养学,却教人多吃有纤维素的东西?也不要将食物全都打成流质来饮用?如果细嚼只是为了嚼烂食物,那么现在的营养学的教法,显然是叛逆传统的想法。到底孰是?孰非?

在没有评判是非之前,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和现代两种饮食说法,显然都是唯物的观点,注意力全都放在物质颗粒的大小。如果我们沿用这样的观点,想评论对错属谁,似乎不会得到什么认知的新意。

【佛学与科学】食物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其实每一样东西,除了有物质和能量之外,还有代表物性的信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信息结构。酸、甘、辛、苦、咸就是我们的味觉,将食物分辨出五种的基本味道来,在中医称之为五味。可是大自然的东西如此繁多,当然不可能只有五味而已,味道之多和物性之数应该不相上下。

口腔是身体任督二脉的上会,任脉统会所有的阴经,而督脉则统会所有的阳经。一口三十余颗的牙齿,也各自和十二阴阳经脉深相连通,所以口腔是众多经脉荟萃的器官。对于饮食的处理,口腔难道只负责嚼烂而已吗?这样机械化的简单任务,会要如此多经脉聚会的口腔来执行吗?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成了杀鸡用牛刀?以生物体极具优化的演化发展来想,似乎太不合乎情理了!

事实上,饮食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绝不是为了磨碎食物而已,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生理意义。让我们从唯物的观点,换成信息沟通的观点来想,许多不言可喻的道理,就会恍然大悟。回过头来,再看以前和现代的种种说法,也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经络气脉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生理网路,沿着经脉随时都有很多信息来来往往,借着这些信息的沟通,才维系著整个身体谐调一致的生理机能。食物放进嘴里,给口腔带进来的不仅是物质,还有丰富的食物信息。当我们咀嚼的时候,食物不断被嚼碎,也和唾液不停地搅拌,在口腔中发生有机化学的变化,释放出非常多的信息波。

这些信息波进入口腔所有的经脉,比食物早一步走遍全身及五脏六腑。如果信息波能使身体感觉舒服,五脏六腑就会欣然同意、接纳这样的食物,把它吞进胃里来。万一是腐臭或太酸太辣等的信息波,使身体觉得很不舒服,五脏六腑哪里肯让它混进来,自然的反应一定是立刻将它吐得乾乾净净。所以细嚼就是要吃出食物的味道,好让经脉有通风报信的时间,先行知会身体一下,以便让它有缓冲时间,以决定要吃下去?还是吐掉?

即使是美味的食物,要吞进肚子里,也不能太过于匆忙,需要给肠胃和相关的脏腑有段反应的时间,一齐动员起来,做好各项迎接的准备,例如润滑食道、闭紧气管、分泌胃液肠液等工作,然后才将食物迎入中堂,彻底分解、顺利吸收。因为牙齿内连五脏六腑,细细的咀嚼动作,透过经络的传递,就会对脏腑产生按摩和呼唤的效果,让它们从半沉睡的低功能态,逐渐苏醒过来,提升到勤快的高功能状态上。尤其是消化系统,唯有如此振作起来,才能够不负身体之托负,完成食物消化的任务。

假如饮食不经过细嚼,就猛然吞落胃中,冒失的食物一定会把肠胃和身体吓一大跳,就像不速之客忽然闯进家里来,焉能不教人惊惶失措?常常这样吓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让它们承受紧张的压力,不仅伤害肠胃和身体的机能,也伤害心灵的安宁。懂得养生的人,应该懂得节奏相配的道理。一箪食一瓢饮都会细嚼慢咽,把食物的味道品尝出来,使身心和食物之间的信息共振,产生和谐而有益健康的效果。




【佛学与科学】食物为什么需要细嚼慢咽? - 雪域莲音 - 雪域蓮音
 
来源圆觉网站
  评论这张
 
阅读(180)|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